首页 / 工作动态

毕业季,不说再见——访国际学院首届毕业生代表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16日

六月的微风轻拂,又是一年毕业季,国际学院的2013级学生们即将毕业,走向新的征程。作为国际学院的首届毕业生,他们有什么样的学习历程,又将面临什么样的未来呢?本报记者对他们进行了采访,了解到了一些关于中美物流国际班的情况。

缘起:我们的国际学院

2012年11月,为更好地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我校成立了国际学院。现有中美联合培养物流拔尖人才国际课程班(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向)和中英联合培养商科人才国际课程班(国际金融方向)两个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为我校学生出国留学取得双学位的国际班起到了示范作用。其中,国际学院引进美国的物流和供应链人才体系,结合我校的专业优势共同创办中美联合培养物流拔尖人才国际班(以下简称“中美物流国际班”),以物流和流通为特色。美式课程体系、双语授课模式、跨国企业实践是“中美物流国际班”的教学特色,获得北京物资学院和美国大学的双学位,拥有the Global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designation认证以及具备跨国企业工作的能力是该项目的培养目标。

2013年,“中美物流国际班”首次在校内招生,来自各个学院的学生通过考试进入了国际学院的大家庭,成为“中美物流国际班”的首届学生。

2+2:不一样的学习生活

在“中美物流国际班”的四年里,学生们通过中外教学两种模式的学习交融,获得了独特的学习体验。中美项目是“2+2”学制的国际合作办学模式,采取双轨制,即可以是两年国内学业课程+两年国外学业课程,也可以是四年在国内全程学习。

据从美国学习回来的毕业生们介绍,前两年他们在国内主要学习学科基础、主要专业和美国模块课。他们表示,在国内的两年学习非常必要,是兼具基础教育和专业启蒙的时段。专业课的双语教学不仅有效减少学生在国外学习时的语言阻力,还能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有初步了解并确定今后所学专业的主攻方面。国外文化课程的开讲给学生提供了了解国外生活的窗口,加深了他们对国外文化的理解,为即将开始的异国生活做出准备。

两年的国外学习经历同样让他们记忆深刻。和国内较为规范化的教学方法相比,国外的教学更为开放,注重自主。从选课、小组活动到考试,全部由学生自己主导。他们说,其实自主的学习方式并不轻松,学业的压力,心理的压力接踵而至,需要学生独立化解压力,转为动力。合作也是国外学习的关键词,小组合作是最直接的学习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同时获得小组其他成员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激发每个学生对“问题”的敏感度,增强学生的个人能力。

采访期间,毕业生们还提到,国外的学习氛围轻松而紧张,虽然没有老师的催促,但却有不容轻视的每次考试,国外考试没有补考,要是不小心考砸了,只能重修来作为弥补,因此他们几乎把时间都用在学习上。

毕业生们纷纷表示,作为“中美物流国际班”首届毕业生,他们感到十分幸运,感谢学校给予他们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硬件设施,以及国际学院老师们提供的各种帮助。在异国他乡,校内的很多事情都有国际学院的老师们一步一步地指导完成,尤其是递交论文等事情都有教秘王凌老师相助,免除了空间距离的烦恼。四年的大学生活里,他们不仅享受到了母校积极为他们营造的良好条件,也体验到了国外的多元化的大学生活,同时更美好的未来也在等待着他们。

毕业:更美好的未来

在中外两种教学模式的熏陶和对比下,“中美物流国际班”大部分毕业生选择了继续学习,提升自己。首届共招生36人,其中16人选择出国留学,接受更多元化的教育。作为首届学生,在没有学长学姐们建议的情况下,他们大多数选择都由自己决定。

接受采访的毕业生们表示,相比国内物流专业本科毕业生,取得国内国外双学位的学生更具就业优势,除了英语方面,双专业能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由此在就业中掌握主动权。他们分析说,近年来物流专业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的活跃状态,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但竞争也是很激烈。物流是个国际化行业,仅有本科文凭的毕业生在国外找工作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要想在众多选择出国学习物流的学生当中脱颖而出还是需要继续读研或者其他方式来提升自身能力。记者通过国际学院的老师了解到国际班的一些优秀学生: 段彧,在本科期间曾担任班级学习委员,荣获校级三好学生、校级一等奖学金,被欧道明大学录取后,组织过欧道明大学中秋游园会、欧道明大学华人春晚和以促进校园多样化为目的的多项活动,她深受合作大学欧道明大学老师的器重,已经被该校录取为研究生继续深造。袁健祎,曾担任过中美物流教育论坛志愿者,荣获校级奖学金;在欧道明大学学习期间,参与诺福克海港海事供应链实习项目,目前同样拿到了欧道明的offer继续在美国深造。再如,潘天祺、李思航后两年就读于欧明道大学,杨蓥铭后两年就读于威斯康星苏比列尔分校。毕业后,杨蓥铭和潘天祺分别拿到凯斯西储大学运营研究与供应链管理和马里兰大学的offer,准备继续读研。而李思航正在欧道明大学修海事供应链管理以及商业分析的双学位。在美国加州州立圣贝纳迪诺校区就读的芦戌元,计划在美CA Pacific Corporation工作……

据统计,国际学院的就业率六月初就达到了80%。2+2是双轨制的模式,选择在国内学习后两年课程的毕业生也在培养中具有了更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就业时也有了更好的选择。初笑男是首届毕业生中很活跃的一位,曾担任过北京物资学院大学生艺术团行进打击乐团办公室部长、BWU吉协社长、TST乐队鼓手和雷锋教室PS技术讲师,荣获过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实践挑战赛铜奖、大学生微创业行动金奖等奖项。在学校时就大放异彩的她也有了自己的打算,毕业后去北京维艺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董文章,曾担任校志愿者联合会人事部副部长、国际学院学生会副主席、2013级中美物流班班长等职务,还参加过Greenway泰国支教志愿者、加州波莫纳理工大学交流学习等活动,同样优秀的他也选择了就业,毕业后去QuintilesIMS--昆皓睿诚医药研发(北京)有限公司工作。梁晓娜计划去Fedex工作、杨帆航计划去中集集团工作……

还有部分学生通过国内四年的国际化课程学习,计划毕业后去国外攻读研究生。如今,刘雪莹已收到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马心悦已拿到美国圣地亚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宋小明计划去美国纽约石溪大学……

国际学院首届毕业生中,像这样的优秀者还有很多。他们在这样的大学生活中,都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清晰的规划,有更加独立的人格和更加成熟的心态。跟其他同学相比,他们领略了不同的生活,掌握了更多的技能,在异国他乡的学习生活里,他们能够更加珍惜和努力,相信他们的未来会更加美好。他们同时表示,他们一定会用实际行动来回报母校、回报社会。

(大学生记者团校报社记者/刘晓曼 魏苗苗 张梓宜)